重走红色侨乡路,铭记热血爱国情
  • 来源:江门市人民医院
  • 发布日期:2018-03-29 00:00:0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重走红色侨乡路,胜似千百次读书。

  2018年3月24日,在医院党委的组织下,医院党员干部重新踏上昔日革命路,缅怀烈士,共同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台山市斗山镇横江村。

 “抗日战争时,日寇乘汽艇偷袭斗山墟,苏立辉排长为了保护台山人民安全转移,带领战士狙击日寇,在战火中用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的枪弹,最终英勇牺牲。”在横江村,村支部书记黄伟明同志为我们讲述苏立辉排长的光荣事迹,苏排长如钢铁一样坚强的革命意志,使在场同志深受触动。我们通过村支部书记了解到,横江村中那一栋栋坚不可摧的洋楼上密密麻麻的枪眼,正是当年日军攻打民众的罪证,同时也是斗山墟人民勇猛抗敌的最好见证者。大家凝望着碉楼,蔚然起敬,敬仰苏排长保家卫国、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敬仰他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高尚品格;敬仰他为革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忠贞革命精神。我们站在碉楼前沉思,脑海闪过苏排长抗敌的浴血场景,内心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不忘入党初心,要始终如一做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有担当的党员。

  随后,我们抵达银信博物馆。这里记载了华侨出洋的珍贵历史。银信是华侨与家乡亲人联系的纽带,一封小小的家书,一头牵着海外赤子思乡心,另一头牵着翘首以盼的故乡亲人。其中一封信的内容尤为感人,“适接贤弟来函,为国效力,驱除鞑虏,剿灭满奴,亦本当之责任。”这是台山华侨袁叶盛写给远在家乡的弟弟袁叶丽家书中的一部分内容,在这封家书中,谈到国难当头,弟弟理应把国事放在第一位。华侨炽热的爱国心令人为之动容,即使身在异乡,仍心系在家国。

  最后,我们到达位于端芬镇大同河畔,由台山梅姓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在1931年创建的梅家大院。梅家大院里,鳞次栉比的108栋侨房、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墙上各种异国的装饰图案,无不体现着台山华侨建设祖国的爱国情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的“重走红色侨乡路,传承革命精神”教育活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我们必须铭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铭记中国共产党的信仰,铭记人民是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把此次“重走红色侨乡路,传承革命精神”活动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学习苏立辉同志的奉献精神,努力工作;向爱国华侨学习,永葆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以更高昂的热情、更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医院办公室
              林雅淳

相关附件: